为更好地助力全市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服务工作,天水市人社局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提升公共服务质效,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接收、整理、保管和转递服务工作,着力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便民化、推动高校毕业生档案服务工作做优、做实、做细,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暖心”的服务。
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为进一步规范加强2024届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毕业季档案高峰期来临之际,加强高校毕业生档案接收转递工作宣传力度,聚焦服务提质,确保办事效率,严格落实“一次办”“零跑腿”。利用多种渠道宣传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政策规定和业务办理流程,依托“校地促就业联盟”,深入到驻地高校,安排专人,全方位开展档案转递和相关政策宣传,帮助毕业生提前了解档案转递方式及注意事项,增强高校毕业生对档案的功能作用、管理政策和办事流程的认识。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载体发布2024届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有关事项须知,主动公开公共人才服务机构的名称地址、电话等信息,线上线下办理程序等相关注意事项,强化宣传推介力度,切实提高政策知晓率及服务满意度,最大限度为全市高校毕业生提供优质便捷服务,至目前,以电话、网络回复等形式为高校毕业生解答各项业务24552余次, 实现档案查询等服务“指尖办”。
强化档案服务,简化办事程序。面对高校毕业生档案接收高峰期,为确保毕业生能顺利办理档案托管手续,方便高校毕业生进行档案政策业务咨询,安排专人专岗对毕业生档案相关问题进行在线答疑,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全面准确的业务咨询和政策解答服务。同时,还开通应届毕业生档案转递“绿色通道”,对于急需调档的毕业生采取档案优先登记和信息采集,切实解决档案转接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宣传推广“甘肃人社”手机APP和甘肃人社官网档案业务线上办理流程,全方位开展信息化转递档案,高效提升服务质量。对外地就业、考研、入伍等高校毕业生档案,严格按照档案转递程序和标准, 坚持一站式办理,及时高效办理转递业务,营造毕业季学生档案接转良好氛围,让档案管理服务更有“温度”“深度”和“活力”。
严把档案接收,规范档案管理。健全高校毕业生档案接收、查阅、转出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严格落实接转、查阅要求,履行登记手续,规范管理台账,对高校统一邮寄、机要递送等方式转递的档案,严格按照“双核对”程序接收,以“三无”标准(无错收、无遗失、无损坏)确保毕业生档案转递完整、安全,对不符合转递规定的不得转出,严禁个人自带档案进行转递,做到“入有来源、出有去向、查有记录”。对已接收的档案进行核查登记,科学合理编制档案编号,实现档案登记“不漏登、不错登、不重登”,精准采集姓名、身份证号码、毕业院校及专业、到档时间、档案来源等各项信息,建立档案电子数据库,实行“一人一档一编号”的原则建立档案专柜,确保档案分类存放,方便查询、保管及利用服务。全市2024届高校毕业生档案共接收24565份,转出5783份,所办业务实现了“无差错”“零失误”。
筑牢档案安全,夯实档案基础。牢固树立档案安全防护意识,提高档案库房的安全防灾标准,切实做好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着力提升档案室合理布局,落实标准化档案库房要求,积极完善档案室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密集架作为存放介质,配备灭火器、温湿度计、报警器、监控摄像头等硬件设备;建立长效机制,明确管理责任,定期对档案库房开展防火、防水、防潮、防虫以及电路等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查整改档案管理的各项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八防”措施,严禁火源进入,切实提高档案安全系数。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库,及时将档案信息输入系统,对已建立的电子档案,采取措施确保信息安全和长期可用,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防止个人档案信息安全泄露,通过业务专网和互联网的安全隔离,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切实做好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供稿:市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许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