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水市着力加强城镇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提升城镇公益性岗位工作效能,进一步兜牢民生兜底防线,为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服务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完善政策制度,夯实管理基础。健全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完善《天水市城镇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岗位开发与申报、安置对象及选聘、岗位待遇及管理、退出及后续扶持等基本程序,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管理机制,确保城镇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有序。明确管理责任。按照“谁用人,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动态上岗、退岗机制,严格履行合同制度,明确用人单位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责任。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考核考评机制,加强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考勤管理,防止出现人岗分离、有岗无人、冒名顶替、虚报冒领等问题发生。
二、科学设岗用人,提升岗位效能。坚持因需定岗。在岗位设置方面,严格遵循“因需定岗、规范开发、控制总量”的原则,根据用人单位性质、人员编制、服务类型及临聘人员数量等因素,科学合理开发设置公益性岗位,避免福利化倾向。岗位类型涵盖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市政公共管理、医疗卫生、文化科技、法律服务等,满足了不同用人单位需求,也为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多样化就业选择。做到人岗相适。充分考虑公益岗人员家庭实际情况、个人身体状况、能力特长及个人意愿,最大限度做到人岗匹配。对于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员,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辅助岗位;对于身体较好、吃苦耐劳的人员,安排到保洁、保安等岗位,做到人尽其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岗位适配度。
三、注重技能培育,增强就业能力。开展业务培训。指导用人单位加强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技能培育和提升,定期针对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安全知识等方面组织培训。通过培训,不断增强公益性岗位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提高公岗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助力全市公共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退出帮扶。用好用活援助期满人员退出帮扶政策,通过开展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等方式,提升公益性岗位人员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潜力,为他们未来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奠定基础。同时与其他社会服务机构、企业等建立联系,拓展公益性岗位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为公益性岗位人员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天水市通过多项举措,在城镇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天水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城镇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为促进就业、保障民生事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供稿:市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