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文件分类

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印发《天水市公共文化服务 质量整改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10-23
点击:

天文旅发〔2023〕131号

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

关于印发《天水市公共文化服务

质量整改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属相关单位:

  现将《天水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整改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予以印发,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并将整改提升工作方案于9月20日报市文旅局公共服务科。

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9月5日

天水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整改提升

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天水市质量强市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2022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整改情况的通知要求,结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22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涉及我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服务场所覆盖情况、服务提供是否满足需求、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三个方面普遍存在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我局认真梳理,深入分析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切实补齐短板弱项,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现结合我市具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为主线,以基层为重点,建立工作机制,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切实落实整改提升措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二、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整改提升工作有效落实,成立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整改提升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牛新虎 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张冬梅 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 员:刘玉璞 天水市博物馆馆长

     周 涛 天水市图书馆馆长

     陈建中 天水市文化馆馆长

     李 靖 天水市美术馆馆长

     刘万翔 天水市歌舞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丫丫 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院长

     罗铁军 秦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石根才 麦积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郭四亮 秦安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王存录 甘谷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马广平 武山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黄浩文 清水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李志恒 张家川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陈 芳 市文旅局四级调研员、艺术管理科科长

     李淑玲 市文旅局四级调研员、文物保护科科长

     何雪红 市文旅局四级调研员、非遗科科长

     李海荣 市文旅局公共服务科科长

     王小强 市文旅局公共服务科科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旅局公共服务科,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统筹协调、对接沟通、任务落实、督查评估和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等工作。

三、整改任务和整改措施

(一)服务场所覆盖情况。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功能布局,积极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提升改造。加快推进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新馆建设,为群众创造具有艺术性、优雅性、舒适性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环境。积极推进张家川图书馆改扩建项目建设,争取年内搬迁到位并投入使用。将秦州区图书馆新馆打造成为天水市的文化名片和网红打卡地,为广大读者提供舒适阅读环境和优质的借阅服务。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合理,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建立基层图书流通点、“文化驿站”等方式,打造舒适、便利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到“十四五”末,每个县区要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个以上,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各建成文化驿站3个,全市要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7个以上。进一步加大各级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文化馆公共文化云的作用,打造公共文化线上服务平台。做好“陇上飞阅”APP和公共文化云全面推广使用工作,12月底前,由各县区文旅局、各级图书馆、文化馆负责,将“陇上飞阅”APP 、公共文化云覆盖到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到2024年底,群众扫码使用“陇上飞阅”APP和公共文化云的数量要达到所辖区总人数的50%以上。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信息、服务内容、服务目录全部入网,通过网络向群众提供服务“菜单”,实现群众通过网络“订单、预约”享有服务,促进供需在“云端”“指尖”对接,有效提升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全面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整顿提升农村基层文化阵地的服务效能。深入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着重整治只挂牌不开展工作的突出问题。各县级总馆每年至少要开展1次针对全县乡镇(街道)分馆和村(社区)服务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并将培训计划上报市文旅局备案。组建充实村级民间自办文化社团,有条件的村建设“乡村记忆”博物馆,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美术馆,各县区文旅局)

(二)服务提供是否满足需求。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免费开放工作,适当延长节假日、周末的开放时间,杜绝下班即关门,周末即关门的现象发生。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年度服务目录公示制度,明确服务内容、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并通过网站、公众号、公共文化云、抖音等新媒体向社会公示公布,扩大群众知晓率、提高群众参与率。定期发布各类公共文化活动内容、时间、地点,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便捷有效、及时准确的服务信息。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全面落实《天水市建立群众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实施方案》要求,以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度导向为切入点,多途径多方式准确了解和掌握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拓宽公众信息获取渠道,畅通需求表达途径,建立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反馈制度,根据需求及时调整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内容、活动形式、供给方式,达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服务需求最大化满足的目的。各级公共文化场馆要建立以市、县级为单位的群众文艺团队,建立文化骨干信息库,健全群众文化活动长效机制,培育打造一批在当地城乡群众中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文艺团队。将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民工、农村“三留守”人员、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开展书画、歌舞、广场舞等指导培训,提供课业辅导、书报阅读、文艺娱乐等托管服务;面向残疾人群体,配套残疾人辅助设施、设置盲人阅览坐席、配备盲文及有声读物,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责任单位: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美术馆,各县区文旅局)

(三)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大力实施“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非遗进校园”“文化三下乡”“文化四进”“红色文艺轻骑兵”下基层等群众性文化惠民项目。广泛开展送图书、送戏曲、送电影、送书画、送科普、送展演等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展示展览、才艺培训、经典诵读、咨询、讲座等活动,开展图书、文艺展演、文博、科技等流动文化服务,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实施“大地欢歌”乡村文化年各项文化活动,以“四季村晚”“春绿陇原”“非遗过大年”“视频直播家乡年”等项目为引领,积极策划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力抓好全民艺术普及,紧扣“陇原儿女心向党”这一主题,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示范展演和科技普及活动。大力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市级图书馆、文化馆每年要分别在所属县区中,每个县区各选取4个乡镇(街道)作为联系点,每年每个乡镇至少开展1次以上的阅读推广,慰问演出、业务培训等活动。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馆每年赴所属每个分馆或村(社区)服务点开展不少于2次的慰问演出、文艺辅导、展览讲座等活动,全年赴乡镇(街道)分馆或村(社区)服务点开展活动不少于30场次。宣传、引导农民工积极参与驻地文化活动,在农民工等流动人口集聚地开展流动图书借阅、流动电影放映和数字文化服务等活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民间组织、民间社团的作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发展。持续推进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建设,丰富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健全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创新服务方式,满足群众数字文化需求。(责任单位: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美术馆、市歌舞艺术研究中心、市西秦腔研究院,各县区文旅局)

四、整改要求和时限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文旅局、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全国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监测和整改提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责任担当,主动认领任务,切实做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存在问题整改提升工作,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梳理问题,制定详细的整改提升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做好沟通协调,集中力量开展整改提升工作,确保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改提升任务。

(二)坚持问题导向。各县区文旅局、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要紧紧围绕群众满意度不高的3项重点指标,实事求是、认真梳理、查找问题、建立问题台账。要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采取切实管用和有效的整改措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逐条整改销号,确保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三)落实主体责任。市质量强市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将此次整改提升情况列入2023年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县区文旅局、局属相关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成立工作专班,责任到人,强化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力度,定期上报整改进展情况,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项整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