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人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常规工作促规范,重点工作创特色,难点工作求突破,整体工作上台阶”的工作思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稳就业,多措并举保民生,千方百计促发展,有力助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夯实基础稳大局,就业增收成效显著。坚持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政治任务,积极争取就业补助资金2.36亿元,全方位支持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7万人。引导747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超额完成省厅下达我市600名的指标任务。统筹推进“三岗三贷”,累计发放各类贷款4.8亿元。强化孵化基地建设,天水智慧养老创业孵化平台、甘肃飞鸟创业孵化平台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平台,清水县被评为“省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6万人,有力提升了就业技能和就业质量。全市累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646场次,提供岗位22.1万余个,建成零工市场(零工驿站)25个,为求职者搭建了良好平台。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73.6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29.61亿元,428家乡村就业工厂(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1.45万人,乡村公岗吸纳脱贫劳动力2.28万人,发放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2.19亿元。全面落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工作机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38元,增幅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4位。
二是深化改革强保障,社保体系更加健全。稳妥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政策,深入推进社会保险提质扩面,确保应保尽保。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为1231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542万元。按时足额发放各类社保待遇,全年支出各类社保基金85.22亿元。积极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为15.46万名城镇退休人员增发基本养老金1.22亿元,为18.06万困难群体人员代缴养老保险费1963.95万元。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三年增长计划,6个县区提高了基础养老金标准,全市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67.27元。不断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建立完善社保经办权责、内控、风险防控等制度,有效提升了经办和基金监管水平。
三是引育并举优结构,人才活力加速释放。全力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服务模式,全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781名,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达50%,较2023年提高11个百分点,人才引进质量不断提升。推荐入选国务院特贴专家1名、省领军人才10名、省优专家2名、陇原青年英才15名,评选第三批市领军人才105名。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出“人才房·优惠购”活动,34名人才享受了购房优惠,为95名人才发放住房补贴271.5万元。建立评委会联审机制,3487人通过评审、考核认定获得中高级职称,其中,高级职称1182人。强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职建联盟”,有力促进校地企合作,新创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被确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力推进人事考试制度化、规范化,组织各层级考试20场次,7万多人次顺利参考,考试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四是持之以恒抓治理,劳动关系稳定和谐。持续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7.4%,仲裁案件调解成功率72.52%,仲裁结案率100%,均高于省上目标任务。建立“双督促、双摸排、双交办、双惩戒”机制,推动责任落实、隐患排查、问题处置、警示震慑“四到位”,全年对各类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1146户(次),为5954名农民工追发欠薪9413.08万元,其中协调督促38个政府、国企项目发放拖欠工资3581.94万元,涉及2029人。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和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均达100%,办结率居全省前列。
五是驰而不息改作风,服务质效全面提升。深入开展人社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社会最关注的公益性岗位规范管理、养老社保资金管理等5个方面,全面排查、强力整治,各项问题全面整改到位,系统行风和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全面提升人社政务服务效能,大力压减申报材料,精简环节,平均办理时限由过去的15天压缩至4.5天,140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全程网办和零跑次,数字政府和政务服务能力指标步入全市前列。办理全市“退休一件事”488件,社保卡实现公交、博物馆、图书馆等地刷卡场景应用,为群众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过去的一年,全市人社系统上下同心、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完成了许多硬任务,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一些工作做法得到有关部门认可和推广宣传,95条工作信息被“工人日报”“中国就业网”“新甘肃”等媒体采用。一年来,我们务实担当,主动作为,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以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组织开展“月月有主题·月月都精彩”主题党日、“人社干部讲堂”等活动,全市人社系统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精气神得到有效提振,我市在全国、全省岗位技能练兵比武中取得较好成绩,2名干部荣获“全国岗位练兵明星”称号,市人社局获全省比赛团体二等奖。不断完善社保基金监管体系,建立“四比对一报告”“五审一评估”等制度,持续加强数据比对,随机抽查办理事项,每季度对各县区社保基金运行开展监督检查,有效堵塞了风险漏洞。推进灵活就业人员档案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和拟到龄退休人员预审,确保当月退休次月领取待遇,群众对人社部门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一年来,我们埋头苦干,回应关切,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强劳动矛盾纠纷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劳动争议,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向我市发来感谢信,充分肯定我市劳动仲裁工作。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积极争取省厅支持,妥善解决了海林中科有限公司300余名特殊工种提前退休问题。持续放大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品牌效应,全年共接受群众咨询3万多人次,办理高频事项2万多件,办结历史信访积案6件,一批时间跨度长、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的信访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年来,我们加压奋进,创新实干,人社工作实现新突破。成功申报“天水麻辣嫂”“清水康养师”为省级劳务品牌,全市国家级劳务品牌达到5个、省级劳务品牌达到6个,劳务品牌规模和效应持续放大,市劳务办荣获公务员集体记二等功。建立百名创业导师人才库及创业会商机制,为有创业意愿的人员提供“一对一”创业咨询指导,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张家川县公共实训基地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并成功承办“全省首届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运营工作现场交流会”。会同组织部门制定《天水市推进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能上能下”激励担当作为的指导意见(试行)》,推动专技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切实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供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