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加强技能培训 聚焦产业发展 天水市“扶贫车间”扶出就业新门路

发布日期:2018-10-18 点击量:

今年以来,天水市人社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部署,紧扣技能培训和扶贫车间等重点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扎实推进转移就业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截止8月底,全市建立各类扶贫车间89家,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3760全市累计完成贫困劳动力培训2.7858万人,完成年培训有意愿贫困劳动力的99.49%

坚持扶贫先“扶智”。研判制定《天水市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确定培训与脱贫致富、培训与素质提升、培训与岗位需要、培训与促进产业相结合的技能提升办法,把技能培训作为提升劳动力素质,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增收的有效手段。各县区、各专责组成员单位创新培训方式,整合项目资金,依托职业学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东西部协作劳务输转基地等各类培训机构,精心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培训等各类培训,全市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全面实施、稳步推进。人社部门组织开展了建筑、电工、中式面点师等11个适合贫困劳动力培训专业,培训2100人;民政部门实行三免一补的优惠政策(免学杂费、住宿费、技能鉴定费和发放生活补助费),共组织600名退役士兵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教育部门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培训需求劳动力,一对一建立培训就业档案,并联合帮扶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采取送教上门、入企体验、田间地头实践等模式,强化实用技术培训,确保受训学员真正掌握1-2门实用技能;农业部门认定张家川县中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合作社培训机构8个,已示范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400人;畜牧部门针对养殖场和贫困户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薄弱环节因需施教,培训各县区技术人员、养殖场负责人、贫困养殖户共计500余人次;团市委通过举办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和农村青年电商培训班,培训农村青年电商246人;妇联完成陇原巧手培训1024人、家政服务员培训949人。

“小车间”撬动“大扶贫”。今年以来,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车间”的建立与推广,为更好发挥“扶贫车间”的作用,出台了《天水市扶持发展“扶贫车间”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方案》,明确了财政奖补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土地优惠政策等多种政策措施。天水市人社系统按照市政府要求,积极打造贫困群众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脱贫,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脱贫新路子。通过引进企业援助创建、三变改革集体创建、扶持创业能人创建、牵线搭桥网上创建、依托资源组团创建、政府购买服务开发就业岗位等办法,创建了四种模式的“扶贫车间”,即:在陪读家长比较集中地,建设适合陪读家长务工需求和特点的城市扶贫车间;以分散加工、农产品加工、来料加工等产业项目为依托,建设居家式扶贫车间;以农民合作社牵头,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入股,建设合作社式扶贫车间;以农村特色 网店”“微店为纽带,运用互联网+,建设网上扶贫车间,为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为鼓励扶持发展扶贫车间,制定《扶持发展扶贫车间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方案》,从财政奖补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土地优惠政策和其他扶持政策给予支持,进一步激发了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的活力。甘谷县采用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形式,由政府主导、企业出资在贫困村建起扶贫车52,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919,月收入12003000元之间。麦积区已创建扶贫车间13带动贫困劳动力85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妇联创建以服装加工、手工编织等为主的巾帼扶贫车间”65个,带动贫困妇女就业178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