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县人社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立足工作实际,深入探索信用创新实践,努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信用+业务”模式,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为民服务效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完善信用制度,构建信用体系
张家川县人社局高度重视信用制度建设,围绕就业创业、劳动关系等主要业务制定了一系列信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了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归集、共享和应用流程。同时依托省、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全面推进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归集工作,确保信用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截至目前,已归集自然人社保缴纳、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等信用信息数据超3万条,通过数据对比、信息核查、资源共建共享,为开展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实现实时动态监管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和保障支撑。
创新信用应用,提升服务效能
持续发力推进人社领域多项业务“信用+”模式,形成协同联动的良好态势,不断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提质增效。一是采用“信用+人才”模式。结合我县人事人才工作实际,以信用为纽带,在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引进、特岗招聘、“三支一扶”、辅警招聘等工作中引入信用要素,要求应聘者提供个人诚信报考承诺书,为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提供信用数据支撑;通过线上招聘平台或现场招聘会招聘,把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信用状况作为供需双方选择的重要依据,同步公示双方信用信息,让双方更加全面地了解彼此信用状况,提高就业质量。2025年一季度通过“信用+人才”模式,为县内26家企业招聘适用人才100余人。二是采用“信用+创业担保贷款”模式。积极联合县财政、银联等相关部门,推行“信用+创业担保贷款”模式,在创业担保贷款业务中,把申请人的信用状况作为重要审核指标,优先为信用良好的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鼓励银行采用信用担保方式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减少实物抵押要求,降低创业门槛,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贷款风险,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更好的助力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预计2025年将通过“信用+创业担保贷款”模式为400余家创业企业(个人)提供约1.3亿元创业担保贷款。三是采用“信用+劳动保障监察”模式。积极开展诚信单位评价,根据用人单位上一年度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结合书面审查、实地检查等方式,将用人单位分为A(守信)、B(一般受信)、C(失信)等三个等级,对不同用人单位实施差异化管理,对信用状况好的单位,减少检查频次,提供政策咨询、培训等服务,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则提高抽查频次,加强监管力度。同步建立张家川县诚信企业信息库,为诚信企业建立绿色通道,简化招聘、录用等流程,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劳动保障监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督促用人单位不断自我优化,提升信用标准,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夯实基础。
强化信用宣传,营造诚信氛围
除了在“信用+业务”上积极探索之外,县人社局还利用多种形式加强信用宣传,营造诚实守信的浓厚社会氛围。通过线上“互联网+政策宣讲”、微信公众号、直播带岗等方式广泛开展人社诚信宣传,提高企业和个人诚信度及相关政策知晓率;充分利用线下资源优势,在政务服务大厅、人社经办大厅、为民服务直通车办事大厅、社区等办公场所利用电子屏、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宣传信用知识,并结合各类招聘会、社保进万家等活动,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诚信守法宣传教育,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引导,在全县上下形成“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县人社局将继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和服务范围,将“信用+”模式融入更多人社领域业务中,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信用体系支撑和全方位服务保障。
来源:张家川县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