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经开区财政局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紧扣中央、省、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奋力提升财政治理和服务效能,为经开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基本完成了前5个月的各项工作,现将前5个月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截止5月底,经开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7758万元,占年初预算45139万元的39.3%,短平均进度2.3个百分点,短收105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收8612万元,下降3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597万元,占年初预算21300万元的45.1%,超平均进度3.4个百分点,超收72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收1724万元,下降15.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63万元,占变动预算数5750万元的13.3%,短平均进度28.4个百分点,短支1633万元。较上年同期少支1752万元,下降69.7%。
支出完成情况。截止5月底,实现财政总支出10928万元,占变动预算数29771万元的36.7%,短平均进度5个百分点,短支147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支3385万元,下降23.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476万元,占变动预算数24021万元的43.6%,超平均进度1.9个百分点,超支4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支305万元,增长3%。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52万元,占变动预算数5750万元的7.9%,短平均进度33.8个百分点,短支1944万元。较上年同期少支3690万元,下降89.1%。
(二)预算管理工作情况。
一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对年年支出预算逐笔审核,项目支出与往年脱钩,根据项目公开评审、预算执行以及绩效评价情况,并结合可用财力合理安排预算支出,切实打破基数依赖和支出固化格局。二是合理编制部门预算,按照“三上三下”原则,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按开源节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办事业,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精减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认真编制2024年财政收支预算,并经党工委会议审定,市人代会审议执行(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三是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制定经开区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开展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全面绩效自评,实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力度,建立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整改、激励与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
(三)各项审计整改工作进展情况。
前五个月配合上级审计完成六项审计整改,分别是管委会原主任胡亚军同志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整改、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二号桥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整改、全市“四强”行动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整改、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双审”整改、经开区2022年度财政收支审计整改、全省“四强”行动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整改工作。目前除持续整改和分阶段整改的部分事项外,即知即改的所有审计反映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四)组织财政收入情况。
前五个月,进一步加强与税务部门联系,加大收入监控分析,在一方面重点监控企业中航天飞减收1470万元,光轩公司减收257万元,星火公司减收264万元,天水秦都恒达房地产公司减收234万元,长城电工开关公司元减收107万元,成纪生物药业公司减收57万元,瑞丰实业公司减收147万元,长开厂减收64万元,盛宏房产公司元减收86万元,仅九户重点企业减收2536万元,另一方面受2022年制造业缓缴政策影响,缓缴税款在2023年一季度集中入库,推高了2023年税收入库基数3083万元,第三方面房地房“双控”政策调整,造成地产行业减收,建安行业税收锐减,仅入库82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58万元,同比下降79.95%的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财税部门采取有针对性切实有力措施,开源挖潜,确保财政收入均衡入库。
(五)重点财政支出保障。一是兜牢“三保”底线。截止5月底,经开区“三保”支出779万元。其中,保工资支出620万元;保运转支出134万元;保民生支出25万元。二是积极申请调度库款,前5个月市财政累计汇款4000万元,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三是拨款400万元,重点保障了消防、税务等单位房租及办公经费所需。四是保障了重点支出需要。其中:拨付政府债务化解资金680万元;拨付供暖补助资金2000万元;拨付燧弘科技、戈尔电梯所租厂房运营补贴1500万元;拨付科技发展奖励265万元;拨付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璞瑞丙纶收储资金378.07万元、电科院调解检测费支出1000万元;拨付智慧交管项目建设资金350万元;拨付市政设施维护400万元,集中供热超低排放工程600万元,产业孵化园运营补助500万元,三阳川微电子产业孵化园440万元、二号路续建设1400万元,有力保障了重点支出需要。
(六)财政监督管理情况。
一是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融合,对经开区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做到绩效目标可衡量、可考核。二是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制度,科学合理安排债券发行节奏,积极稳妥化解地方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健全常态化监测机制,强化举借单位还债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三是严格财经制度执行。积极开展财政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即将全面排查经开区预算单位账务问题,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七)国有企业管理情况。
一是进一步落实《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属国有企业管理办法(试行)》,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二是积极化解政府债务以及融资平台债务。制定了化债务方案,明确了化债思路及期限,积极开展债务化解工作。归还非标贷款900万元。化解公益类项目欠企业账款340.08万元。根据项目实际进展情况,天水兴阳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归还了农发行土地整理项目贷款1.6亿元。三是对四个区属平台公司中层、班子进行考核,充他发挥了考核指挥棒的作用,调动了公司职工的积极性。
(八)细化工作任务,国库工作统筹推进。
依托预算3.0系统改革,一是健全完善财政性资金支付流程,向各预算单位及时足额拨付财政资金和各种专项资金,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二是及时做好财政收支旬月报的编审和上报工作。三是做好总预算会计和专户账务核算管理工作,包括规范账户管理;严格财政资金收付、调度管理,加强会计监督;及时组织会计核算,全面、准确反映预算执行。四是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分析,提高执行精准度。
(九)加快财政改革,积极服务企业。
一是加强与税务部门、金融机构协调联动,不折不扣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行业和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切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根据《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结合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财力情况,对2021年至2023年度91户先进企业进行奖励,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全区经济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三是强化落实财政局干部职工“包抓联”服务企业制度,积极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对财政收入增长形成了较大的制约,财政收入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二是近年来,国家为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激发经济内生动力,相继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尤其是留抵退税政策,对我区财政形成了直接的减收因素。三是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土地挂牌数量较少,土地收入较少,基金收入预算短均衡进度较大。
三、后几个月工作计划
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完成21300万元,较上年同期完成数20135万元,同比增长6%;基金预算收入计划完成5750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完成23349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计划完成5750万元。为了完成2024年收支预算目标,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紧盯收入重点,全力推进财源建设。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落实一揽子政策,进一步强化财税联席会议机制,加大收入监控分析调度,有针对性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坚持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特别是加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收入监管,挖掘增收潜力,堵塞征管漏洞。进一步强化增收举措,努力保持财力规模合理增长,为经开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紧盯预算目标,强化预算执行。
以提高预算执行刚性和财政资金效益为目标,把预算执行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细,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建立预算执行按月调度工作机制,查找分析执行中的问题,强化督导力度,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全面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同时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部门单位预算追加事项,严禁超预算、无预算支出,强化“三公”经费管理。
(三)千方百计兜牢“三保”底线。
做好财政运行动态监测,做到提前预警预判,精准调度库款,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始终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紧盯直达资金支出使用,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快资金拨付,足额保障基本民生和各项运转支出,围绕经开区“十四五”规划,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开展企业发展提升行动,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灵活运用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四)吃透政策精神,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积极对接上级部门,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导向,协同经发局、经发公司、兴阳公司等精准、科学谋划、包装一批成熟度高、可落地的项目,切实抓好项目库储备工作,争取更多专项债券支持。用足用好再融资债券政策,精准把控政府债务时间节点,积极争取再融资债券,缓解到期偿债压力,优化债务期限结构,腾出更多财力空间,投向重点保障项目。
(五)加强财会监督,提升管理水平。
按照《甘肃省财会监督协同联动贯通工作机制实施办法》准确把握财会监督的政治属性,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完善财会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全市财会监督工作的组织领导,高效统筹协调,凝聚监督合力,建立完善联席会议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线索移送机制、协同监督机制、成果共享机制、重大事项报告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协同配合,积极推动财会监督工作深入开展。
(六)开展绩效评价,提升支出效能。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聚焦“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目标,以“四个强化”为抓手,即:强化谋划部署,筑牢评价基础;强化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强化监督服务并重,优化评价方法;强化成果运用,形成监管闭环,全面开展自评和重点评价工作,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七)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风险
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充分认识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化债也是政绩的理念,以化债的实绩践行对党忠诚的职责担当,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工作机制和清单台账,统筹运用好各类资金资产资源,按时足额偿付法定债务本息,竭尽全力化解各类债务存量,坚决遏制债务增量,从严整治地方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切实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一是逐步完善债务风险预警、防范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工作,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法健全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根据政府综合财力量力而行,保持适度债务规模,规范管理政府性债务。二是统筹财政资金,加大政府债务化解力度。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按照还款计划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统筹可用财力偿还政府债务,按时还本付息,切实降低债务风险。三是强化债券资金管理,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八)加强建设队伍,增强服务能力。
以三抓三促行动,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为契机,更加严格落实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党建工作计划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做到抓实、抓细、抓小、抓长。全力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加强班子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改进财政局机关的工作作风,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财政干部队伍。
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