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gxw/2025-00041  公开方式 
 公开日期  2025-05-30  发布机构  天水市工信局
 发文字号   组配分类 
 信息类别   公开范围  公开
 依  据   记录形式 
 载体类型   存放位置 
 公开程序   公开方式 
关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13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5-30    作者:  点击数:  

苏维东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强化惠企政策落细落实促进小微企业做大做强的提案”(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133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小微企业是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社会就业、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小微企业惠企政策,在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效能、解决企业困难问题上下功夫,努力推动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一、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全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组织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传达学习全国、全省会议精神,通报表扬优秀民营经济人士,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氛围。二是紧盯服务保障和发展环境,制定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合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形势政策解读,持续开展“民企大讲堂”“大走访大宣讲”活动。充分利用数字政府“不来即享”、微信公众号、惠企政策汇编等途径,不断拓展政策精准推送渠道。四是全面落实税费支持政策。上半年,共有61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计扣除减免金额为4388.26万元,其中民营企业56户,加计扣除减免金额为3899.46万元,金额占比为88.86%。共有14户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所得税1583.63万元,其中民营企业10户,减免金额1560.23万元,金额占比98.52%。

        二、持续开展融资服务。聚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出台《天水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十大专项行动”方案》,建立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制定28项金融支持措施,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已向各商业银行推送了三批次融资需求清单,共计369户企业(项目)94亿融资需求。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照融资需求清单,全方位开展线上和线下对接活动,累计向628户企业授信208亿元,签订贷款合同13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48亿元。市级层面组织开展三次政银企现场签约活动,累计签订融资协议32.13亿元。充分发挥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的激励作用,支持引导担保机构降费扩面,2018年以来每年争取融资担保奖补资金约1000万元,年化担保费率降至1%左右。

        三、加快推进产业园孵化园建设。坚持将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推进国家级开发区扩区增容、省级开发区提质提标、县区工业园区功能提升。全市现有规划建设的各类工业园区19个,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2个(张家川经济开发区和秦州经济开发区)。全面推行“一区多园”“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促进各类园区和企业共享政策、资金、品牌、信息等资源,推动产业聚集、错位发展。5G网络实现工业园区等重点场所全覆盖,全市8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聚集到各级工业园区,储备工业用地面积超1万亩。

       四、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近三年全市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84户,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支持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每年实施“三化”改造项目30个以上,推动16户城区工业企业完成搬迁改造升级,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8个、绿色工厂12个。加大财政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引导,通过购买专业化服务,支持60余户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我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得到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

       五、支持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一是加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奖励、融资帮扶等措施,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全市推荐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1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户。二是常态化开展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组织90余户企业开展数字化赋能、专精特新政策培训,汇编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给相关企业,提升企业政策知晓率。组织10余户企业参加全省助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中小微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三是强化人才支撑。上半年,全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6334人次,开展职业技能评价2266人。全市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1个,公共实训基地2个,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得到激发。四是强化项目引领。围绕全市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组织推荐申报2024年省列科技项目373项,统筹推进强科技和强工业,组织推荐省级工业类科研项目152项,华洋电子、三和数码、杰瑞新能源等3个项目列为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举办全市科技研发投入统计、引才引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等培训班6期,参训人员450余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政策、服务、环境三大领域,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发展和帮扶并举,不断健全完善机制,加快推进转型升级、聚链成群、创新赋能、优质企业培育和惠企政策落地等各项工作,全力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你对我市民营企业发展工作的关心,欢迎再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工信局中小企业科   6811694

上一条:关于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147号提案的答复
下一条:关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105号提案的答复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