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伏羲文化传承创新园

聆听远古的声音

发布日期: 2023-04-13
来源: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
点击:

聆听远古的声音

刘亚丽

从我记事起,在每年正月十六伏羲的诞辰,就跟着父母去伏羲庙祭拜人宗爷——伏羲。

那时候不大懂,只是随着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流,跟在父母的身后去凑热闹。去看大人们上香,燃烛,看袅袅香烟缓缓升腾,再看着密密麻麻的小红纸人贴满了庙院内的整棵柏树。

成年后,没想到我居然同伏羲庙结缘,有幸成为伏羲庙的一位讲解员。在伏羲庙先天殿每天能够瞻仰到伏羲的圣象,并且深深地被祖先智慧卓然、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和实践精神所感召、所鼓舞。同时让我有幸能够接触到有关伏羲庙、伏羲及伏羲文化的相关知识,让我逐步了解了先天八卦、六十四卦方位图、河图、洛书、二十八星宿、阴阳五行等思想。并且有幸能够为更多的游客传播伏羲文化和宣传天水的历史文化。

天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天水有着8000多年的历史,2700多年的建城史,3000多年的文字史。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号称“三皇故里”。

在天水市西关,有一座专门祭祀中华民族伟大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明清宗庙建筑群。天水伏羲庙建于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总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庙宇。

伏羲庙大门.JPG

伏羲庙又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也称“人祖庙”。并且享有“中华名祠”的美誉。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伏羲氏是远古时期诞生于天水的杰出部族首领。位列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他创画八卦,肇启中华文明,开启中华哲学思想之源,被后世尊称为中华人文始祖。天水伏羲庙被人们尊称为华夏第一庙,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和探寻中华先祖圣迹的著名旅游景区。

天水作为伏羲的诞生地,从先秦开始就有祭祀伏羲的活动,历经两千余年的延续发展,对伏羲的祭祀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祭祀典礼。天水伏羲祭祀典礼不仅是我国古代祖先崇拜的重要内容,而且已经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深深积淀于天水民众的生活之中,在海内外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公祭伏羲大典2021年.jpg

1988年,天水市政府恢复公祭伏羲活动,2005年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会之一。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伏羲庙祭祀活动至今发展为一年三祭。即每年正月十六和七月十九的民间祭祀及每年公历6月22日的公祭伏羲大典。天水伏羲庙成为宣传天水的一张重要品牌,更是天水人民心中祈福纳祥的重要活动。尤其是每年正月十五晚上,天水市万人空巷,全市群众自发赶往伏羲庙上头香,参加子时的祭祖祈福纳祥仪式。并将小红纸人贴在庙区柏树上,拿艾草、香灸,以求治病消灾,祈求来年一切顺利,平平安安。一些企业团体和相关单位举行活动时,邀请伏羲庙庙长主持祈福纳祥仪式。伏羲庙的祈福纳祥仪式,已成为伏羲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天水,相传正月十六是伏羲诞辰,按照传统,人们要到伏羲庙“朝人宗”,这便是伏羲庙庙会,隆重而盛大。每年这一天,天水人都要祭祀人文始祖伏羲,仰望“人祖”朴实、憨厚、慈祥的面容,追思华夏民族遥远辉煌的历史,怀念人文始祖肇启中华文明的丰功伟绩,缅怀始祖恩泽,弘扬伏羲文化,促进社会团结进步。

2022(壬寅)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大典突出“弘扬伏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宗旨,围绕“讲好伏羲画卦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通过公祭伏羲大典的举办,追思始祖伏羲创世功绩,感悟伟大祖先创造精神,激励中华儿女进取之志,推动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增强文化感召力和民族自豪感。

伏羲庙景区 2.JPG

在伏羲庙先天殿顶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在正中)相伴装饰,井口天花镶嵌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而藻井施绘河图和伏羲先天八卦图,将装饰和伏羲氏的业绩紧密结合,独具特色,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河图居中的“先天八卦方位图”和“六十四卦方位图”,它详细的记载就在《易经》里。我们今天的《周易》是以伏羲的先天八卦为基础,它堪称一部世界性的经典著作,它不仅对哲学、宗教、军事学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数学、物理、天文学等学科起到了推动作用。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受到《周易》的启发,研究出了许多科学成果,比如说十七世纪的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就是从一名耶酥会的传教士那里得到了“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图”以后受到启发,发明了二进制算术。他发现,如果把阳爻“一”读成壹,把阴爻“一一”读成零,那么先天六十四卦图中的排列恰好是零到六十三的二进制数学。莱布尼茨由此发明的二进制算术成为现代科技计算机的基础,可见,易经的原理是非常深奥的,已成为世界的显学。周易还适用于万事万物,与声学、光学、化学、电学乃至生物学、医药学、遗传学等息息相通。如遗传学上的基因变化不出64种;化学公式64位,均没超出八八六十四卦的范围。 而且,现代的刘子华先生已运用八卦原理推算出太阳系第十颗行星,杨振宁受八卦的启示发现宇宙不守衡的原理。莱布尼茨用伏羲古太极图二进位原理发明了手摇计算机,以至发展到今天的电脑和微电脑。同时,伏羲八卦图还作为一种标志被嵌在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上,波尔创立的哥本哈根学派的标志,韩国国旗的图案是用的八卦里的四卦,还有新加坡的航空标志等等均以伏羲的先天八卦太极图而设计。因此,英国的大史学家汤恩比断言:“中国文化的本质为阴阳哲学,十九世纪为英国人的世纪,二十世纪为美国人的世纪,二十一世纪为中国人的世纪”。所以说伏羲画八卦这是他为人类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在天水还有与伏羲、女娲有关的地名,遗址随处可见,如:“朱圉”、“雷泽”、“古风台”、“三阳川”、“卦台山”、“龙马洞”、“风沟”、“风莹”、“大地湾”等等。还有与伏羲同姓的乡镇有安伏镇,村庄有伏家山、伏家河、伏家湾等等。以及从古至今天水祖祖辈辈口耳相传民谣的遗存、民俗习惯、天水民间至今沿用的八卦鸡罩、八卦灶台。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文物、遗址、遗迹的发掘,如“古风台”、“画卦台”等等,以上这些都是伏羲和女娲出生在天水的见证。

伏羲有十四大功德:第一大功德,伏羲创画了八卦,这是伏羲为人类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第二大功德,伏羲创造了书契,这种刻画符号。第三大功德,伏羲制定了男婚女嫁的婚姻礼制,取代了原始社会的群婚制。第四大功德,伏羲发明了渔猎生产工具网和罟。除了以上主要贡献之外,伏羲的历史贡献还有很多,立九部、设六佐,用八卦易经的原理治理社会,作甲历始有年月,养牺牲以充庖厨,尝百草始制九针,种五谷转向农耕;建房屋形成聚落;造琴瑟傩庆升平;龙图腾团结一统。他一生致力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开创了渔牧事业的新时代,揭开了文化科学的新篇章,开辟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坚实之基础。因此,后人尊其是“斯文鼻祖”、“亘古一人”。他,功盖百王,德配天地,不愧是一位伟大的中华文化英雄,值得千古敬仰。伏羲时代距现在约7000—8000年。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距今7800多年,已出土8000多件各类文物及中国最早的原始地画,有最早的原始官殿遗址和“水泥”地面大厅等。在评定的二十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中列第十二位。该遗址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整个遗址与出土文物印证了伏羲、女娲生活的时代和大地湾遗址的时期是相吻合的。

4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东省广州市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在白云厅,习近平和马克龙聆听了古琴名曲《高山流水》千年古琴悠扬婉转的千年绝唱,品茗千年茶韵论千年兴替。古籍记载,古琴制作源自伏羲,至今已有八千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法两国领导人在白云厅欣赏的《高山流水》,正是使用著名的唐代伏羲式古琴“九霄环佩琴”演奏的。此琴制作于唐代,已历千年,至今尚能演奏,令人叹为观止,可知其制作精良世间罕见。天水作为羲皇故里,至今流传有制作古琴的技艺。天水伏羲式古琴以其音质松沉苍古、旷远峻洁、泠泠清亮以及品质上乘,在全国古琴业界有口皆碑,被视为难得一求的珍品。

伏羲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易学的大根大本,不仅古而未老,博大精深,而且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然而,伏羲、女娲的后裔们,始终不忘中华民族是一个根。把人文始祖出生之地做为追踪思源,寻根问祖,民族团结的圣地来祭祀拜谒。

伏羲文化博大精深,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是史前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属具有一定地域性的古文化范畴。研究伏羲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海内外炎黄子孙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伏羲故里及其伏羲文化早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文化认同的凝结点,成为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伏羲庙.jpg

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其人本性、实践性、兼容性体现出的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合精神,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源头,而且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文化动脉。弘扬伏羲优秀文化,对吸引世界华人寻根祭祖,促进两岸统一,振兴中华民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地说,伏羲文化是人类由蒙味进入文明门槛的过程中,伏羲及伏羲部族所创造发明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伏羲文化也是一种寻根文化,我们应该把他看作一种面向外来的先进文化。现代意义上的伏羲文化内容将更加广泛,凡和伏羲有关的人和物,诸如庙宇遗迹、风俗民情、轶闻传说、史籍记录、文物考古等都属于伏羲文化范畴。伏羲带领他的部落探索发明了新的生产手段和生活方式,结束了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带动人类走向文明,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树起了不朽丰碑,历史对伏羲的赞颂经久不衰。追根溯源,史册有载第一位为伏羲唱赞歌的是东汉末年才高八斗的大诗人曹植。他在《伏羲赞》中写道:

木徳风姓,八卦创焉。

龙瑞名官,法地象天。         

庖厨祭祀,网罟鱼佃。     

瑟瑟以作,时通神轩。

西晋大诗人潘岳、挚虞,东晋王彪之都有《伏羲赞》,唐代大诗人元结还作了《太昊庙乐歌》等。

伏羲是奠定中华文明基业的第一人,天水伏羲庙是祭祀伏羲最重要的古代建筑,天水是伏羲文化的发源地。对于伏羲及其部落创造华夏文明的评价,有人认为伏羲庙的五块匾额对其作了言简意赅的赞扬。如今前来伏羲庙祭祖的海内外炎黄子孙络绎不绝,天水伏羲庙正以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中华先祖圣祭游和寻根祭祖特色旅游景点。让我们在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古老而又神奇的“羲皇故里”这片土地上不断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奋发向上,踔厉前行!

作者简介:刘亚丽,甘肃天水人,天水市博物馆退休职工,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东方散文》签约作家、大爱文学交流中心编委。酷爱文学,喜欢音乐、摄影,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百余篇,并有作品获奖,著有散文集《渭水浅吟》。电话:13893855088 地址:天水市秦州区阳光丽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