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3914629N/2022-08868
-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文机关: 天水市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2022-08-08
- 发文字号:
- 发布时间: 2022-08-08
- 标题: 天水市乡村振兴局关于对市人大八届一次会议第9号建议的答复
天水市乡村振兴局关于对市人大八届一次会议第9号建议的答复
史勤花代表: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关注和支持。您在市人大八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乡村振兴发展产业人力匮乏的建议”,指出“乡村青年人才匮乏,人才发展空间小,基层压力大、报酬少”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要在‘留’上下功夫,建立政府长效机制”两个方面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围绕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结合乡村振兴局工作职能和市情实际,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建议事项得到有效落实。现就建议事项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乡村振兴部门把全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围绕果品、蔬菜、畜牧、劳务四大主导产业,广泛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认真落实财政衔接补助资金55%以上用于增收产业发展,不断挖掘脱贫人口内生动力,确保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可持续增收。
一是围绕提升素质,抓好技能培训。立足县域养殖、果品、蔬菜、劳务等主导产业发展实际,广泛开展劳务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增收产业,人人有致富技能。按照脱贫人口“一户一策”培训需求,充分抓住农闲季节有利时机,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采取集中培训、实地解剖、现场示范等方式,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升脱贫人口增收技能。把提升劳动力技能作为拓宽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劳务输转技能培训,培训涉及建筑、汽车驾驶、挖掘机操作、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等专业。通过培训,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劳动收入,达到了“培训一人、输转一人、就业一人、巩固一户”的目标。2022年全市乡村振兴部门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100万元,计划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17000人次,对有技能培训需求和就业创业意愿的劳动力进行全覆盖培训。
二是围绕培养人才,抓好职业教育。严格落实省扶贫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雨露计划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市乡村振兴、教育、人社、财政部门积极配合,全面做好雨露计划各项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家庭学生补助全覆盖。全市乡村振兴部门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发放政策明白卡、干部入户讲解、网络媒体宣传等方式,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广泛宣传雨露计划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广大贫困群众参与雨露计划培训的积极性,引导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培训,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学技能,引导务农群众学技术,引导返乡务工人员和退役军参加中长期技能培训,为乡村产业振兴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对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脱贫户家庭、边缘易致贫户家庭、突发严重困难户家庭学生每年补助3000元,直到完成学业。全市乡村振兴部门春季共补助雨露计划学生27717人,发放补助资金4171.8万元,其中脱贫家庭学生25396人、防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学生2321人。
三是围绕就业创业,抓好带头人培训。我市乡村振兴部门十分注重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坚持培训内容与各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布局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农民创业实践相结合,注重带动责任、创业方式、创业理念、创业能力和创业政策等方面培训,充分激发创业致富热情,提升带动农户增收能力。通过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思想有了较大转变,在提高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能,规避创业风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帮扶车间”和小微企业,从而把农村青年人才留在当地,深入挖掘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资源,带领当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全市共遴选创业致富带头人4275人,实施培训3996人,创办项目3903人,带动群众25516户,创业路径涉及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力度,特别是为乡村产业发展培养一批懂农业、会管理、善经营的年青人才队伍,持续加大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农村人才培育方式,为农村留住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再次向您对乡村振兴的建议表示感谢,希望今后一如既往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共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天水市乡村振兴局
2022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