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莉娜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35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聚焦政策、环境、服务等重点领域,全力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市注册企业4.69万户,其中民营企业4.41万户,同比增加9.55%,民营经济在税收、GDP、技术创新成果、城镇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扩大招商引资,推进重点项目履约落地。一是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机制。聚焦纵深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制定出台《天水市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方案》《天水市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三年全市招商引资的目标任务、工作方向和推进措施。二是精准务实谋划招商项目。按照发展定位,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发展,紧盯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需求,谋划推出12大类165项总投资1666亿元的招商引资推介项目,建立《天水市投资机会清单》,编印《天水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册》,其中44项总投资578.2亿元的项目列入《2024甘肃省投资机会清单》,奠定了精准开展宣传推介的项目基础。三是项目落地服务保障有力。全面实行“包抓专班”“代办服务”工作机制,坚持“一企一策”“一项目一专班”,组建市县两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工作专班,为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景程建设有限公司、深圳中岩新科技等142家企业提供代办服务事项178项,有力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快速履约落地。研究制定《天水市工业母机产业链培育方案》,围绕配套环节,深入分析研判,梳理出工业母机产业链配套企业300户、招商引资目标企业68户。截至6月底,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7项,总投资150.61亿元,到位资金143.86亿元;新建续建项目省外到位资金423.69亿元,同比增速86.22%,到位资金增量196.16亿元。
二、便捷市场准入,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一是提升经营主体便利准入。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施经营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度,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在银行开户等领域广泛使用,落实“政府买单送章”服务,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一天办结。市本级通过“政府买单送章”服务为148户新开办企业发放免费印章513枚。二是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编制并指导县、区局完成本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定期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自查更新、审核确认以及质检字段的再完善和登录测试工作,对调整变更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确认和更新。编制政务服务事项132项,一日内办结事项、即办事项均达82项,116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100%,132个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率达92.6%。三是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设立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实行政务服务事项告知承诺,认真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强化“三减一优”,创新推行“六办”服务,建立许可全流程“随访”机制及重大项目专班快办机制,提升政务服务网上办事深度和数字政府服务能力,推出市场监管系统44项政务高频事项系列便民服务二维码,优化政务服务“好差评”,切实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今年前半年,新增各类经营主体10954户(其中新增企业2932户、个体工商户785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64户),累计达20.7万户;完成“个转企”51户,累计完成6576户。
三、凝聚各方力量,助力企业做优做强。组织召开全市强工业强科技推进会议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对2023年度强工业先进县区、先进企业(单位)和优秀民营经济人士进行通报表扬,进一步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会同省工信厅举办了省工信厅支持天水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讨论形成了《省工信厅关于支持天水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市政协主要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领队赴国家工信部,拜访中小企业局、装备一司、规划司等相关司局,就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战略腹地建设、技改城市试点等事项进行深入对接,恳请在政策、项目等方面给予更多指导和支持。继续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帮助企业扩大销路,今年以来19个市直部门与112户企业形成对接成果7.54亿元。
四、常态化对接,持续加大融资支持。聚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出台《天水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十大专项行动”方案》,建立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制定28项金融支持措施,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已向各商业银行推送了三批次融资需求清单,共计369户企业(项目)94亿融资需求。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照融资需求清单,全方位开展线上和线下对接活动,累计向628户企业授信208亿元,签订贷款合同13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48亿元。市级层面组织开展三次政银企现场签约活动,累计签订融资协议32.13亿元。充分发挥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的激励作用,支持引导担保机构降费扩面,2018年以来每年争取融资担保奖补资金约1000万元,年化担保费率降至1%左右。
五、坚持创新赋能,持续推动专精特新发展。一是加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奖励、融资帮扶等措施,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全市推荐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1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户。二是常态化开展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组织90余户企业开展数字化赋能、专精特新政策培训,汇编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给相关企业,提升企业政策知晓率。组织10余户企业参加全省助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中小微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三是大力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制定并组织实施《天水市工业新产品(技术、工艺)注册备案实施细则》,推荐天光、华天25件新产品进行省级备案,长城果汁和岐黄药业产品申报第一批“陇字号”产品品牌目录,组织重点企业参加“省品牌与质量建设培训班”“中国品牌日”等活动。组织20余户企业参加全省第四届创新杯工业设计大赛、第八届创客大赛,获各类奖项20余个。
六、不断优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扎实开展“一起益企”行动、企业家活动日、中小企业服务月等活动,大力推广橙色云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双跨平台,推动60余户企业研发设计上云,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落实全省清欠工作部署,建立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拖欠省建投集团账款及其他省属企业账款台账,制定专项行动行动方案、化解方案,完善数据报送、通报、考核工作机制,有序推进清欠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包抓联”“六必访”制度,积极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困难问题,截止目前各级包联干部累计实地走访调研企业29848人次,征集企业反映体困难问题3223个,已协调解决3125个,问题解决率97%,其中走访调研工业和信息化企业3826人次,累计征集问题397个,已协调解决367个,问题解决率92.4%。
感谢你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欢迎再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