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水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五大体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是构建安全生产全面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若干措施》《天水市安全生产约谈办法》等制度文件,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和年度任务清单,夯实党政领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责任。市安委会按照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原则,以及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要求,制定《关于进一步厘清部门安全监管职责的通知》,明确非A级景区景点、旅游民宿、特种设备目录外的高风险旅游项目及游乐设施等19类新业态安全监管职责,切实提升安全生产事前预防能力。
二是构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体系,形成源头防范机制。推动建立完善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定期组织有关部门会商研判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结合全市安全生产情况、气候特点、群众性活动等因素,及时下发安全防范提示,每季度印发《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形势研判报告》,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安全风险。以安全生产“百日行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紧盯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安全、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2024年市安委办组织开展多轮次、全方位督导检查,累计排查各领域问题隐患3553条,已整改2412条,延期整改298条,正在整改843条,整改率89%。
三是构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形成高效执法模式。制定《天水市应急管理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行)》《天水市应急管理局全市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计划》,健全完善《天水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实用手册》,将危化品经营、烟花爆竹批发、非煤矿山、工贸等行业企业列入重点检查名单,全覆盖对天庄高速、天陇铁路等重大项目全覆盖检查。坚持行政执法与专家指导服务相结合,着力提高执法专业性和精准度。今年以来,天水市应急管理局出动执法人员175人次,检查指导帮扶企业210家次,立案调查安全生产违法案件7起,严格落实“一案双罚”措施,处罚个人17.49万元,处罚企业285万元,有力震慑了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秦州区通过“专家+执法”、分片包抓、交叉办案、案卷评查等手段,努力破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难题,成立7个包抓组分别包抓18个重点行业领域,强化对企业指导服务,寓服务于执法之中,大力推进“说理式执法”,切实增强企业自我防范风险意识和主动消除违法违规行为的自觉性,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四是构建安全生产宣传培训体系,形成全员参与氛围。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日常培训,督促企业完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强化事故警示教育,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对安全培训机构、培训过程的监督管理,推动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的实现目标。推动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创新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全面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全市累计开展各级安全教育培训9280场次,培训教育79.5万余人次,有效提升群众的安全意识。
五是构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形成专常兼备体制。积极组织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建立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等四大类42个专项预案和9个保障预案,精心组织编纂了《天水市地震应急预案汇编》《天水市地震应急工作手册》《天水市地震科普宣传手册》,形成“1+42+9”预案体系。以全省试点为契机,全面推进乡镇实现“七有”目标、村(社区)实现“五有”目标,有效提升乡镇、村(社区)应急救援能力。分级组建县区综合救援队伍7支365人,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123支4820人,村(社区)应急突击队2614支26258人。积极争取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资金6831.3万元,其中国债下拨资金5451.53万元,市级配套资金1379.77万元,配备救援装备十大类4120台套。初步形成了以消防救援队伍为主体力量,民兵预备役和武警部队为支撑力量,县区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乡镇(街道)、村(社区)救援队伍为前置力量,社会救援队伍为补充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聚焦攻坚重点,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统筹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真正以“五大体系”统领安全生产、形成长效机制、构筑坚固堤坝,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天水实践创造更加良好的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