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应急通报 > 正文

2025年2月份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25-02-10 14:43
信息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号:

一、2月气候趋势预测

(一)降水量预测

预计2月降水量偏多1~2成,为6.5~9.6毫米,秦安、甘谷、秦州、麦积降水量约为6.5~8.0毫米,武山、清水、张家川降水量约为8.0~9.6毫米。2月上旬无明显降水过程,中旬前期及下旬前期有降温、降水过程。如图1。

图1 2025年2月天水市累计降水预测图(单位:毫米)

(二)气温预测

预计2月平均气温为-1.0~2.5℃,与历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甘谷、秦安、秦州、麦积为1.5~2.5℃,武山、张家川、清水为-1.0~1.0℃。如图2。

图2 2025年2月天水市平均气温预测图(单位: ℃)

(三)2月主要天气过程

2月10~11日,全市有一次阵雪天气过程;

2月13~14日,全市有一次小雪天气过程;

2月22~23日,全市有一次雨夹雪天气过程。

未来一月内其余时段,全市各地以晴或多云为主。

二、2月气候背景

2月主要影响天气有大风、寒潮、大雾、雨雪等。2月全市多年( 1991—2020年)平均气温为1.1℃,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6.9mm。1991年以来,2月日最大降水量为12.3mm(秦安站,2019年02月26日);日极端最高气温为22.1℃(麦积站, 2020年02月25日);日极端最低气温为-20.1℃(张家川站, 2008年02月02日)。

三、2月主要致灾因子(灾种)

(一)地质灾害

1.从地质条件看:封冻期间,土体裂隙渗水冻结,随着气温回升消融解冻,与地表冰雪融水进一步入渗,遇黄土下伏泥岩层后,极易在泥岩与黄土接触面形成地下水富集带进而孕育贯通滑动,形成滑坡等地质灾害,呈现出突发性、复杂性的特征,地质灾害防范形势严峻。

2.从人类工程活动方面看:春节过后,全社会复产复工,各类建设工程活动恢复,活动强度大,对地质环境扰动强烈。春季灌溉,极易在台(塬)边缘地带诱发崩塌、滑坡灾害。

3.从气候方面看:进入春季,降雨逐渐增多,叠加补给冻融期裂隙渗水,受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变化的共同作用,诱发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增加。

综上,结合气象部门气候分析预测,充分考虑我市地质条件、地质活动同步叠加和连续性、工程建设活动强度、地震波及影响、地表变形扩展效应等,预测我市2月地质灾害成灾风险较高。

(二)水旱灾害

1.水情形势。据水文部门监测,1月全市主要河流径流量较往年同期相比偏少约1成;全市水库蓄水量较往年同期相比偏少约3成,秦安县苏家峡水库因实施闸门改造项目,目前蓄水量为零;张家川县东峡水库目前蓄水量83.03万m³,与往年同期相比偏少约3成;石峡水库目前蓄水量92.57万m³,与往年同期相比偏少约3成。

2.旱情形势。人畜饮水方面,目前各类农村供水工程运行良好,供水稳定,水源水量能够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灌溉工程方面,各类工程配套完整,机电设备运转正常,输水渠道畅通,现有水利设施正常发挥效益。

3.2月份形势分析。受前期雨雪天气影响,全市主要河道来水较前期有所增加。预计2月全市主要河道来水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全市水库蓄水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偏少约2成;全市农村供水工程和灌溉工程运行总体良好,供水稳定。

(三)气象灾害

预计2月降水整体偏多,中下旬有低温雨雪时段,利于土壤增墒和降低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预计上旬和中旬后期多晴好天气,气候相对干燥,相关部门需及时提醒广大民众强化安全意识,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同时加强野外用火和烟花爆竹燃放管理,严防森林草原火灾。预计中旬前期及下旬前期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需防范阶段性降温、降水天气对能源保供、交通运输、公众出行、民俗活动及设施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四)农业灾害

2月我市中下旬有低温雨雪时段,对于设施农业生产,受强降温、降雪的影响,容易导致大棚设施的损坏、进一步降低棚内温度,对设施农业的正常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务必要坚持底线思维,认真安排部署,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持续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五)森林草原火险

按照森林草原防火规律和历史经验,春节前后历来都是森林草原火灾和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从野外火源管控分析,春节期间民间祭祀活动将大幅增加,祭祀燃香点烛、燃放烟花爆竹等活动增多,春节返乡人员骤增、寒假学生放假,另外随着春季农事活动开展,野外生产生活用火增多,野外火源管控的压力增大。从森林草原火灾特点分析,近年来森林草原火灾大部分是上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综上分析,2月发生森林草原火灾概率仍然较高,受火源管控难度较大因素影响,林区林缘区、各县区城郊区、风景名胜区等局部地方森林防火形势依然严峻,元宵节仍然是火灾发生的高风险点,虽然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的可能性较小,但初期火情仍然会不同程度发生。

(六)交通安全风险

2月春运探亲流、务工流、旅游流、学生流等快速上升,交通出行人流、物流、车流密集。群众出行意愿强烈,能源物资、民生物资、春耕备耕等物资运输活动旺盛,营业性客运量和公路网车流量将持续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受低温雨雪冰冻、寒潮大风、大雾团雾等恶劣极端天气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公路网局部路段主线封闭、阻断,车辆和人员大规模长时间滞留风险高,路网安全运行风险增大。同时,新能源车辆自驾出行比例增长,充电供给能力平急矛盾突显,特别是繁忙服务区新能源车充电容易发生排队拥堵情况。春运期间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客运站客流集中,恶劣天气可能导致班车延误或取消,容易造成旅客滞留,对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信息共享、滞留人员服务保障带来较大挑战。

四、2月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

    图3 2025年2月天水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布图

    综合分析,天水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等级为中风险,主要致灾因子为大风、寒潮、大雾及森林草原火灾,低温雨雪天气可能引发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如图3。

五、防范工作措施

(一)强化监测预警

各级气象、自然资源、水务、农业农村、交运、林草等相关部门要强化信息互通和会商研判, 高度关注气象、灾害体与威胁对象变化,及时通报预测预报成果,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号和风险提示,提前优化救援力量和资源配置。密切关注次生衍生灾害风险,持续加强各类高风险区域的监测预警和巡查管护。

(二)做好风险管控

要强化落实灾害应急准备工作,高效指挥调度灾害应急处置。统筹调度属地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和其他救援力量,提前在重点区域预置力量,灾害发生后,迅速组织开展人员搜寻、险情处置、抢修保通等工作。要及时开展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和更新补充,完善应急物资调运方案。要加强防低温雨雪冰冻、应急发电等装备配备,统筹调度通信资源。要立足极端情形,根据灾害特点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实化具体措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应急值守

各相关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指 挥调度,保障通讯联络畅通,确保值班人员“在岗、在职、在 责 ”。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实时掌握险情灾情,及时开展研判 分析调度,切实提高信息报送能力。遇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 收集报告救灾情况,快速做好人员疏散和应急处置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