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司法厅精心指导下,天水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省、市实施方案,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一、发挥统筹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筹备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部署年度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组织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重点内容,压紧压实领导干部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将法治督察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检考计划,全力做好全省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及“八五”普法规划实地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组织全市1.4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网上学法考试、144名市管领导干部参加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
二、坚持法治思维,提升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
制定《天水市政府合同管理规定》,全面规范政府合同磋商、起草、审查、签订等程序,实现政府合同签订事前风险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事后法律救济相协同。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办理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及其他法律事务合法性审查236件,15名市政府法律顾问提供法律论证、咨询26件(次)。组织实施市政府年度立法计划,完成《天水市渭河流域生态保护条例(草案)》组织起草、调研论证、合法性审查、提交审议等工作,组织开展《天水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依法依规对《天水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天水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管理办法》等6件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常态化清理和专项清理,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三、深化执法体制改革,不断增强行政执法监督效能
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健全政府行政执法监督专职机构,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5项协作机制,初步建成覆盖市县乡三级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持续深化执法体制改革,组织开展全市乡镇(街道)赋权事项评估,针对215项赋权事项提出“调整上收109项,部分保留13项,新增18项”的赋权事项调整建议。强化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全市9780名行政执法人员完成综合法律知识培训,901名新增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年度执法资格考试,实现执法人员培训全覆盖。加强对行政执法资格的“源头”管理,结合全市行政执法主体证件换发,重新确认全市行政执法主体340家,动态清理、注销行政执法人员证件860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编制工作,42家市级执法部门对实施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事项进行梳理和公示。
四、坚持依法行政,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凸显
认真开展“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攻坚年”行动,探索运用听证审理、简易程序审理等办案模式,不断提升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效。健全完善府院、府检联动机制,组织召开行政审判、行政检察与行政复议案件信息互通联席会议,推动构建诉源治理和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新模式。全面落实行政复议抄告制度,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监督功能,倒逼依法行政。采取“复议+调解”办案模式,把调解和解贯穿复议案件办理各环节、全过程。全市行政复议案件同比大幅上升,行政应诉案件败诉率大幅下降,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逐步凸显。全年全市共接受行政复议申请428件,审结267件,纠错率20.59%,调解结案率38.95%;市本级复议后被诉案件零败诉。
五、坚持法治为民,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组织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政策清理工作,共评估清理政府规章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55件,着力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聚焦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粗暴、执法“扰企”等行政执法问题,组织38家市级执法部门排查问题103条,督促落实问题整改措施105条,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依托甘肃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一键举报”平台,受理转办各类问题线索34件。组织实施“万所联万会”、“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行动,组织律师走访民营企业230家,召开座谈会60场,出具法律意见书310份,排查企业存在法律风险90条。健全多元化涉企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在福建商会挂牌成立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市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化解涉企矛盾纠纷928件。
六、紧盯便民高效,持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
扎实开展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提升、“法援惠民生”、“结对关爱”等行动,持续扩大公证事项“最多跑一次”办理范围,全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畅通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特殊人群法律维权“绿色通道”,加大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力度,全市共受理农民工讨薪案件319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469.2万元。组织开展“遗嘱公证月”活动,对老年人、军人、残疾人、五保户等特殊群体的320余件公证事项减免公证服务费用。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严格规范行业执业行为,促进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19件,发放法律援助补贴56万元,办理公证事项8619件、司法鉴定案件2886件。
七、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普法依法治理成效明显
充分运用函告机制,指导督促“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部署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紧紧抓住民法典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各类专题普法宣传活动900余场次,开展校园法治宣传活动2200余场次,举办法治大宣讲8场次。组织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村(居)法律顾问培训“法律明白人”130余场次1.2万余人。秦州区“法律明白人”培养案例获评第二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2024年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创新案例、被收录《中国法治创新发展报告(2024)》、入选全国《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
八、主动创安创稳,全面落实维稳安全措施
深入开展全市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落实重大节会、敏感节点日调度、零报告和分级点检等监管制度,推动重点人群分类管理,坚决守牢安全监管底线。加快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监督—管理—教育”一体化运行。在全省率先推行社区矫正“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管理体系,数字化赋能规范社区矫正管理。开展全市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和“化解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深入排查常见多发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矛盾纠纷。聚力打造“专业性调解+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诉源治理品牌,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优势互补、融合发展。2024年全市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287件,司法确认943件,调解成功率98.6%。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如在统筹推进法治建设方面成效还不够大,运用创新思维和改革办法破难题、解新题还不够,创新亮点培育还需持续加力等。2025年,天水市司法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全市中心工作,认真履行“一个统抓、五大职能”,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抓实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为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