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秦安“园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 聚焦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系列(三)
2025-05-26    阅读:  
 索 引 号  tssjyj/2025-00028  发布机构  天水市教育局  公开日期  2025-05-26
 文  号   主题分类  教育  失效日期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公开范围  公开  主 题 词 
 著录日期   生效日期 
 组配分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索引号: tssjyj/2025-00028
发布机构: 天水市教育局
公开日期: 2025-05-26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范围: 公开
著录日期:
组配分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近年来,天水市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部署要求,直面人口结构变化、发展差异、教育公平与质量等核心问题,千方百计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资源的迫切需求,推动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行稳致远、见功见效。“天水教育发布”从即日起,推出全市各县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助力全市教育系统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践,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秦安县:“园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天水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系列(三)

近年来,秦安县立足县域教育实际,聚焦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直面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极大解决了制约县域教育发展的诸多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推动了秦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优化学校布局调整,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综合考量县域教育实际,深入评估未来几年学龄人口变化、流动、分布等因素,科学制定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按照“高中学校集中城区、农村初中集中乡镇,城郊学校一体化发展”的调整思路,通过搬迁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先后累计投入资金14.32亿元,无偿划拨土地922.74亩,建设校舍32.72万平方米,新增幼儿园位1600余个,小学学位1200余个,初中学位1300余个,有效化解了城区学校“大班额”和“入学难”的问题,明显改善了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城区学校通过整合调整等方式,构筑了以城中为教育资源核心区,向城南、城北、城西三边辐射的城郊教育资源次生态区,形成城区5所高中(含1所民办)、1所职中、4所初中(1个教育集团)、10所小学(3个教育集团)、9所公办幼儿园(2个集团化办园)的教育集群。农村学校以镇域学区为基础,完善“一镇一学区”机制体系,抓强1所初中龙头带动,抓好1所中心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示范引领,合理保留教学点,按需建设行政村幼儿园和校中园,“小而美、小而优”的农村办学特色初步形成。城乡搭建了“幼、小、初、高”学段多元、就学便民、布局合理的校点“立交桥”,形成了城乡互补、均衡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探索“园区+走教”办学,推进乡村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园区+走教”办学模式,建成集教师食宿、研学、管理于一体的陇城教育园区,实行“1236”园区化运行管理机制,变学生“走读”为教师“走教”,有效破解了农村学校“课程开不齐”“师生留不住”“校际不均衡”等难题,全面推动了农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近年来,我县积极与天水师院、西南交大等省内外高校合作,总结提炼陇城教育园区办学模式理论内涵,因地制宜,有序推广,已建成6个各具特色的教育园区,其中莲花教育园区实行“校点联盟抱团”办学,延展教学点学生定期融入到中心校大班集体研学接送走读的“双走”模式;安伏教育园区“一个中心、三个片区”,采取“线下走教”与“线上送教”相结合运行;五营教育园区实行“定点走教”“巡回走教”“线上送教”相结合走教,突出关注“薄弱学校”“特殊群体学生”提升;王尹教育园区立足“1236”发展目标,建成乡村教育综合创新试验平台;兴丰以中心小学为主体,与全镇各小学和教学点建立教师互动联合体发展,教育园区办学服务了6镇144个行政村56所学校,1.1万学生,受益群众12.1万余人。

优化教育联盟办学,构建县域教育发展共同体。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办学模式,坚持“以城带乡帮乡,以大带小帮小,以强带弱帮弱”的总体思路,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组建17个学校办学联盟,构建县教育局、联盟办学体、联盟成员校三级管理网络,实行学校发展统一规划、教育教学统一安排、教研教改统一开展、教育资源统一共享、教育成果统一转化,强化校际资源整合,通过先进办学理念辐射、骨干教师合理交流、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设施设备场地共用、学校文化生成融合

等策略,促进合作、交流和互动,带动薄弱学校提高教育内涵和质量,提升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同时,以联盟办学为主体,开展片区群文阅读、优质课大赛、帮扶支教等活动,建立小学语文等5个学科课堂教学示范实践基地,构建县、镇、校三级学科教研共同体,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推广和交流研讨、打破校际壁垒,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校校开花的良好发展态势,缩小城乡、校际之间办学差距,推进全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化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按照“推进优质学校挖潜扩容,加快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总体思路,通过盘活硬件资源、整合师资力量、建立共享机制、深化教学改革等手段,采用独立法人方式组建秦安县第一小学融合型教育集团,秦安县兴国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县二小、西川中小教育集团、县三幼、县二幼等5个教育集团(今年8月底完成组建),增加城区及周边优质幼儿学位400个、小学学位500余个、初中学位300余个,覆盖学生1.3万余人,初步形成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三个学段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全面化解周边生源流入城区造成的“择校热、大班额”等难题,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