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编修扶贫志、全面小康志,是全国地方志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千秋事业。《天水市扶贫志》《天水市全面小康志》编修工作是在中共天水市委统一领导下,由天水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统筹安排,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组织编纂,各县区、市属各有关部门通力配合,2021年3月启动,2023年10月底完成成熟初稿,提交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审核把关的一项重大政治工程和文化工程。

《天水市扶贫志》上起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下止2020年底全市7个县区全部脱贫摘帽(全市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现象)。除序言、凡例、图照、概述、大事记、附录、编后记、索引外,志书设置贫困状况、扶贫战略、扶贫保障、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扶贫成就、扶贫脱贫典型等8章,共44节,80多万字。《天水市全面小康志》上起 1978年12月,下止2021年6月30日,除序言、凡例、图照、概述、大事记、附录、编后记、索引外,设经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建设等5编,共31章103节,90多万字。《天水市扶贫志》《天水市全面小康志》选取有存史、资政、育人价值的资料,以志书的形式全面、真实、系统记述了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全市人民不断探索、艰苦奋斗,彻底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是朴实、严谨、科学的资料性文献。

在编修过程中,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和财力,全力以赴开展“两志”的编修工作,首先制定“两志”编纂工作方案,下发供稿任务清单、再分解清单,督促各供稿单位确定领导和修志人员,按任务分解清单组织搜集资料;其次组织专门力量6次深入7个县区、20多个扶贫开发专责部门、90多家全面小康供稿单位开展专题调研督导;三年来,先后举办4次市、县区“两志”推进培训会议和6次市属行业促进会。
同时,“两志”编辑人员积极上门督促指导“两志”供稿单位开展重点章节和照片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协调落实分设、撤并单位资料报送工作;共征集各类资料、志稿150多万字,图片1800多张;编辑人员5次集中查阅市乡村振兴局档案室、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近6千卷、1500多万字,翻拍档案资料3.2万张,转换、整理资料180多万字,搜集、整理各类统计资料、市情资料100多册,30多万字;三年来,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组织召开36次编辑部会议,历经3次统稿,3次总纂,最终形成较为规范成熟的“两志”稿件。
至2023年底,《天水市扶贫志》《天水市全面小康志》按期完成阶段性工作目标任务,目前,“两志”初稿已正式上报省史志办。